系统介绍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对矿井生产环境中影响安全生产的参数和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和闭锁控制,并在系统管理终端上进行集中显示、报警、记录和自动报表等,以提高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主要检测的参数有瓦斯浓度、风速、负压、温度、烟雾、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风门开关状态、风筒开关状态、局扇开关状态、井下水仓水位等信息的监测。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由GIS融合联动平台、监控系统主控软件、服务器、监控系统主备机、工业环网、地面监控分站、井下监控分站、各类有线传感器、各类无线传感器(选配)、断电反馈控制器、后备电源等组成。监控分站主要提供实时网络数据路由交换,实时数据控制、数据采集和闭锁控制等功能。通讯方式主干网络采用以太网,支线网络采用现场总线通讯模式。
系统特点
系统完全符合AQ 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在防爆安全方面严格遵守GB3836-201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系列标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煤安监函[2016]5号)、《煤矿安全生产在线监测联网备查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数据采集标准(试行)》(安监总厅规划[2016]138号)、《MT/T899-2000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和《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的要求。
系统兼容性及开发性好,为用户二次开发提供条件。系统可与其他系统设备RS232、CAN、RS485和DPSK等协议方式进行无缝连接。
系统响应《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要求:监测监控与GIS 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井下有线和无线传输网络的有机融合、监测监控与 GIS 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GIS技术,安全监控平台可在矿山的真实环境下实际的生产状况数字化,并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创建全局的、立体性较强的模型,通过三维坐标数据信息、利用3D技术对矿山全景进行再现,方便相关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真实了解整个矿山各个方面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进行科学有序合理地组织、管理、维护和整合,并使其易于利用与协同,方便分享。
在系统融合方面方便与矿用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应急广播通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系统融合,实现报警与控制功能完备,实现中心站程控和控制断电、分站和传感器就地断、异机交叉断电,声光、语音报警及短信息发布系统报警等功能。传输介质可选择光缆、电缆;具有丰富的组态、画面编辑及报表生产功能,支持大屏或多屏显示。
主要技术指标
1.系统容量
1)系统分站数最大128个,单台分站最大传感器32个;
2)单台分站输入/输出数字量接口:8个;
3)单台分站输出开关量8个;
2.系统传输方式
1)主控接口:以太网/CAN总线/RS485
2)传感器接口:485总线/CAN总线
3)主控接口与计算机传输采用以太网接口。
3.传输速度与系统巡检周期
1)系统巡检周期:每分站<0.1秒;
2)系统数据刷新周期:<18秒。
4.传输距离
1)主控接口与分站:光纤70Km,CAN/RS485总线最大10KM;
2)分站与传感器:最大2KM。
5.分站供电
1)交流:127/380V/660V/114V;
2)直流:电池满负荷供电时间大于4小时。